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青年教师队伍,强化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比武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高我校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举行2019年上学期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
二、活动目的
1.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发现一批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培养、造就我校优秀师资,建设一支与课改要求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青年教师队伍,并为各类比(竞)赛储备人才。
三、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年龄40周岁以下(包含40周岁)的青年教师。其他在岗教师可以自愿报名参加。鼓励党员骨干教师带头参加比武活动。
四、比赛内容
比赛以授课45分钟内容为载体,授课内容需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有典型性的内容,本次比赛全面倡导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突出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执行相关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一体化课程规范》。教师必须提供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占比赛总分的10%,课堂现场教学占比赛总分的90%。评委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分别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授课进行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出评委所给分数的平均分即为参赛选手最后的得分。
五、评分细则(附后)
六、比赛进程安排
比赛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
1.初赛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将青年教师分为2组,总评委:冯国庆;文科组评委:余音、高金霞、周丽君、张元;理工科组评委:肖洪峰、唐亮、陈勇宏、钟纯、何旭艳。初赛时间为:4月1日-4月15日。初赛选拔6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
2.决赛时间拟定为4月下旬,具体安排见教务科通知。决赛评委:冯国庆、梁国华、郑聘龙、陈阳春、汪念捷、冷柏青、李令娥、陶用钢、余音、肖洪峰、学科专业顾问或校外专家。
七、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1名,奖励800元,负责指导的教研室奖励800元;二等奖2名,各奖励600元,负责指导的教研室奖励600元;三等奖3名,各奖励400元,负责指导的教研室奖励400元。优胜奖10名,各奖励100元。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八、活动要求
1、各教研室主任作为该组本次活动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全组教师参与活动,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对参赛者进行指导。
2、参赛教师要将参赛教学方案设计、课件提前2天报教务科存档。
3、各教师要高度重视本次比武活动,将其作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教学比武的平台上锻炼自我、展示自我。
4、未参加比武活动的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教务科将教师参与活动情况纳入教学考核。
教务科 实习科
2019年3月15日
附件1:
教学方案设计评价表
参赛选手: 参赛作品:
评价 项目 |
评 价 内 容 |
评价分数 |
|
10—1 |
|||
教学 设计 |
1.选题价值。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 |
||
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
|||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
|||
4.学习资源。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
|||
教学 实施 |
5.学生投入。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感兴趣,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
6.教学手段。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选择与组合好,新颖、富有创意。 |
|||
7.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
|||
教学 评价 |
8.学业评价。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
||
教学 板书 |
9.教学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新颖独特,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
||
教学 文本 |
10.教学方案文本。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图表符合规范要求,表述清晰。 |
||
总评意见:
|
评价总分 |
||
评委签名 |
附件2: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选手 姓名 |
授课 时间 |
授课地点 |
||||||
课题 |
课型 |
|||||||
评价 项目 |
评 价 内 容 |
分值 |
得分 |
|||||
教学 设计 (25分) |
1.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
15 |
||||||
2. 教学目标明确、有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
5 |
|||||||
3. 教学策略得当,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
5 |
|||||||
教学 实施 (55分) |
1.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
15 |
||||||
2.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感兴趣,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10 |
|||||||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
10 |
|||||||
4.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严谨、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表达流畅、亲和力强。 |
10 |
|||||||
5.课堂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必要、合理,衔接自然。 |
5 |
|||||||
6.板书设计新颖独特,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
5 |
|||||||
教学 评价 (10分) |
1.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 |
5 |
||||||
2.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
5 |
|||||||
特色 创新 (10分) |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
5 |
||||||
2.课堂教学效率高,成效好,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
5 |
|||||||
总评意见: |
评价总分 |
|||||||
评委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