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邵城智(学生)
分享书目:《1984》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写的一本反乌托邦小说,故事发生在架空世界线的1984年,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原子战争后,世界只剩下三个超级大国:欧亚国、东亚国,和故事所发生在大洋国。这三个国家掌控了全球绝大部分的领土和人口,虽然互相名字不同但所信奉的本质上都是极端的极权主义,在这样的世界中,自由被极大的抑制,思想控制无处不在,而本书的主角温斯顿就是大洋国中真理部的一员。
读完全文后,我从这字眼中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束缚,但从这本书的背后,我认为作者最想写的是自由。何为自由?对于温斯顿来讲,能知道真理,能不被束缚的追寻幸福就是自由,但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自由呢?有的人认为打架、吸烟、喝酒是自由,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事实上也只是在被恶习的束缚所裹挟;有人认为挥霍金钱,吃喝玩乐是自由,但这更不是真正的自由,本质上是在被金钱淫欲所绑架。
何为自由?行正道,做热爱之事,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追寻真正的幸福,知行合一,以为自由。
分享人:刘璐
分享书目:《悉达多》
《悉达多》,这本书是赫尔曼•黑塞于1922年发表的一部精神探索小说,这本书通过描写悉达多不同的人生阶段,展现了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及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通过悉达多的旅程,我们可以被启着发去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寻找个人的平和与智慧。《悉达多》通过这些详细的人生阶段,展现了一个人在追求精神觉悟过程中的挣扎、探索和最终的觉醒。这部小说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探讨。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常常也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年少时,总会感知自身的无知,于是满怀渴望踏上了求知的旅途。中年时,历经世间的起伏,方知体验本身便是一次生命的启迪。最终会意识到,只要内心平和,存在的每一个当下都是完美。只有当我们不在纠结人生意义这个命题,真正的融入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感知每一个当下,我们拥有的每个瞬间的感知就是有意义。
分享人:郑礼
分享书目:《谈修养》
《谈修养》本书为朱光潜先生20世纪40年代所著,作者就当时青年朋友所面对的种种困惑、民族的命运以及青年人如何提升自己的修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诸如如何立志、读书、做人、处群、交友、修身、恋爱等。鼓励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关心国家大事,刻苦读书,朴实做人,勿贪图世俗名利。全书文字通俗易懂,恳切中肯,诚挚动人。
“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第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作者提出的“三此主义”,鼓励我们珍惜当下,勇于担当。
分享人:龚琼
分享书目:《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虚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从红楼梦《好了歌》谈人世无常。歌词传达出人们忙碌一生到头来全都是一场空的道理。“好了歌”启示我们,人世间一切,你要看淡看透;人生一世,你要活得通透。包括穷富,生死,荣辱,得失,那些你特别看重的,执着的东西,就是折磨你的东西。那些令你感到快乐的,会稍纵即逝,也不能永恃。所以,不管面临好还是不好的境遇,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好的也能接受,不好的也能接受,并尽可能对此没有太多情绪和精神内耗,才是处世哲学。
校党委书记谭铁军、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慧君参加本次分享活动,最后,谭书记表达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老师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多读书,多读书可以开拓视野,提升格局;读书可以突破局限,开启智慧;读书可以塑造人生,丰富自己。二是要好读书,要养成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三是要读好书,选择有价值的书籍,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读好有字之书,更要读好无字之书。谭书记对此次读书分享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赞扬了师生的精彩分享,鼓励大家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珍惜每一次分享交流的机会。
漫漫的人生旅途,书籍是精神上的朋友。读书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是成长进步的不竭源泉。通过开展“楚怡”读书分享会,营造了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上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学校学风建设提供内涵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