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6日,由益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人社局、市委人才办、市总工会共同承办的益阳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行,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6支参赛队伍在10个技能竞赛项目中比技能、亮绝活,充分展示了益阳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成果。
搭建平台 展职业风采
本次大赛为市级一类竞赛,围绕全市新兴优势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有关紧缺职业(工种),共设置10个竞赛项目。技能竞赛项目中,既有传统的育婴员、装配钳工、数控车等赛项,还有一批如互联网营销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时装技术等新兴赛项。
在茶艺师赛场,40余名选手参加完茶汤质量比拼后,旋即转换竞赛教室,进行自创茶艺演示。赛场上,选手们以泡好一杯茶汤、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演示预先设定的主题、茶席配以背景、音乐,并将现场解说,为现场的裁判带了一场又一场味觉、视觉、听觉的盛宴。
在自创茶艺展示开始之前,27号选手王青总结着上一个项目的不足。“上一场我太着急了,有些细节没把握好。这一场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谈起参加此次比赛的目的,她继续说,“我特别珍惜这次机会,跟来自各地的技能人才一起交流学习,能够迅速成长,学习比取得好成绩更重要。”
茶艺师赛场上,选手表演自创茶艺《传承》。
大赛期间,穿梭在各个赛区,可以看到选手们在各自的赛场上全力以赴,尽情发挥自己娴熟的操作技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技能大比拼,充分展示了益阳职业技能发展的成果。
装配钳工赛项实操比赛中。
“我们学校一直有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传统,近几年多次承办市级技能大赛,通过班级选拔、校级选拔等不断加强学生技能培训,激发学生们学习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校副校长陶用钢说,技能大赛不仅为省赛、国赛选拔优秀选手,也对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增强技能本领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取长补短 强整体技能
近年来,机器人在农业、工业、应急救援等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大赛特意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列为十大赛项之一,目的在于促进这门新兴技术在益阳的普及与发展。
选手正在进行机器人编程。
来自我校的选手吴奇峻是该赛项的第一名。
“第一次看到机器人操作,我就梦想能够进行机器人编程,后来在学校接受了专业指导,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编程水平才有了质的飞越。”吴奇峻说,比赛中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今后还会寻找机会与大家相互切磋,也会带动更多人体验机器人操控及编程的乐趣,让这项技术在促进产业发展中不断释放动能。
裁判正在比赛现场严格执裁。
该赛项裁判长张志表示,本届参赛选手专业水平普遍较高,反映了益阳技能人才对于新技术的敏锐程度以及人员储备的整体实力,但不少选手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以赛促学 献青春力量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职业技能大赛既是对益阳市技能工作者的一次大挑战,也是对职业院校学生们日常学习培训的有效延伸,让师生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我校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在此次大赛中承接了装配钳工、数控车、数控铣、焊接、互联网营销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茶艺共七大赛项。“今年我不仅是指导老师也是参赛选手,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今年多了不少兄弟院校的学生参与,我校报名人数也比往年高。”我校教师贺林良认为,参赛选手不仅能借此次大赛的平台展示自己,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弧光闪烁、焊花飞溅……在焊工赛项现场,选手们按照比赛规则,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焊接作业。这不仅是选手操作能力的展示,也是对其心理素质的考验。
焊工赛项选手正在进行技能比拼。
该赛项选手张青山说:“焊接工作有严格的工艺要求,一个焊点的缺陷,都有可能影响整个部件的安全性,所以焊工的质量意识尤为重要。”谈及未来,张青山表示,他将带着本次大赛赋予自己的精神力量,立足岗位,持续用智慧和汗水擦亮“益阳工匠”品牌,为着力打造“一都一谷一极”,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实操比赛时间长,具有一定难度,对选手不仅是体力上的较量,更是心理、毅力上的考验。为此,我校为赛事提供了有力保障。“从食宿、卫生健康,到会务安排、考场设备维修等与大赛相关的方方面面,我们提前安排培训、划分小组,为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提供‘一条龙’服务,解决选手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投入比赛,为大赛顺利举办做好服务。”我校实训科科长陈勇宏说。
此次大赛展示了我校教学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师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学校将不断优化整合学校布局和专业,继续聚焦学生成长成才,促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培养更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大国工匠,创建具有益阳特色、人民满意的职教品牌。